小孩肛門疼,可能與多種原因有關,如痔瘡、皮膚過敏、肛周濕疹,以及肛周炎、肛裂等。建議家長帶小孩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查明病因后積極治療。
1、痔瘡:小孩飲食習慣不良,經常用力排便等,長此以往易誘發痔瘡,當痔瘡反復發作時,可能會導致肛門周圍出現疼痛感。建議家長幫助小孩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并督促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同時還可以遵醫囑給小孩使用肛泰軟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藥物治療。
2、皮膚過敏:小孩屬于過敏體質,日常所穿的內褲并非全棉材質,可能含有化纖成分,刺激小孩嬌嫩的皮膚,可能會引起肛門及周圍皮膚過敏,此時也會出現疼痛情況。建議家長給小孩更換純棉材質的內褲,保持局部清爽、干燥,還可以根據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氯雷他定糖漿等藥物治療。
3、肛周濕疹:是指發生于肛門周圍皮膚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疾病,病變多局限于肛門及其周圍皮膚。當出現肛周濕疹時,會導致肛周出現皮疹、瘙癢癥狀,抓撓后引起損傷,出現疼痛感。此時,家長要注意做好小孩的皮膚清潔工作,還可以遵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4、肛周炎:主要是小孩肛門部位不清潔、感染刺激肛周皮膚所致,可導致肛門皮膚出現瘙癢、疼痛的現象,可能還會有分泌物增多的表現。此時家長也要幫助小孩進行清潔,還可以按照醫囑給小孩使用紅霉素腸溶膠囊、阿奇霉素顆粒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5、肛裂:小孩飲食結構不當,長時間大便干燥,或有便秘現象,在排便時容易損傷肛管皮膚而造成裂傷。肛門分泌物和大便等對肛門造成刺激,可引起疼痛。建議家長日常多督促小孩喝水,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還可以坐浴,并注意督促小孩規律排便。
除了以上原因,還可能是肛周膿腫、肛瘺等原因導致,需要針對性治療。在治療期間,小孩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碳酸飲料,減少對肛門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