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分泌物培養及鑒定主要是檢查生殖道是否存在病原體感染、明確感染病菌種類,為精準診斷與有效治療提供依據,建議女性若出現生殖道不適癥狀,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在婦產科臨床診療中,這項檢查意義重大。正常生殖道內存在著多種微生物,相互制約、依存,維持著一種平衡的微生態環境,保障生殖道健康。然而,諸多因素可打破該平衡,引發疾病。當患者出現外陰瘙癢、灼痛,白帶性狀、氣味及量異常,比如白帶發黃、呈豆腐渣樣或泡沫樣、伴有腥臭味,還有尿頻、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癥狀時,就需借助分泌物培養查找病因。醫生會用專用棉拭子,從陰道、宮頸管等部位精準采集分泌物樣本,將其置于適宜培養基,放入特定溫箱培養一段時間,觀察有無細菌、真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滋生。通過鑒定,能精準甄別出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細菌作祟,還是白色念珠菌引發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亦或是沙眼衣原體導致的宮頸炎、尿道炎。不同病菌致病特點、傳播途徑、耐藥情況各異,明確種類后,醫生便能對癥下藥,制定高效治療方案,避免盲目用藥、延誤病情。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需使用抗真菌藥物;細菌性陰道病,則選用抗厭氧菌藥物,治療周期、用藥劑量也因病菌而精準調整。
日常護理上,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選棉質、透氣性好的款式,同房注意衛生,減少病菌入侵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