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氣性壞疽可累及手背,導致局部腫脹,通?;紓扰c健側對比明顯,皮膚顏色加深,因梭狀芽孢桿菌大量繁殖所致,需積極進行切開清創。
癥狀氣性壞疽通常在手背傷后1-4日發病,患者煩躁不安,傷肢沉重或疼痛,傷口有棕色稀薄、漿液樣滲出液,有腐臭味,傷口周圍腫脹、皮膚緊張發亮。
隨病變進展,腫脹加劇,患側與健側對比明顯,靜脈淤滯,使膚色轉為暗紅色、紫黑色,出現大理石樣斑紋或含有暗紅液體的水皰。壓迫傷口周圍有氣體與滲液溢出。
氣性壞疽手背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由于梭狀芽胞桿菌污染傷口,同時局部形成適合梭狀芽胞桿菌生長的厭氧環境,引起梭狀芽孢桿菌大量繁殖,造成局部肌肉組織壞死,從而出現氣性壞疽。
治療氣性壞疽多需醫生及時進行局部清創,以徹底切除壞死組織,可遵醫囑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傷口,另外還可通過紫外線照射、高壓氧治療等方式控制病情。
[1]張偉.臨床外科診療學上.第2版[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86-87.
[2]李順勇.高壓氧醫學與臨床應用[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14-117.
[3]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