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不嚴重時,部分情況下有可能自愈,但需密切觀察,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甲溝炎通常是指甲周圍組織的炎癥,多因微小刺傷、挫傷、逆剝或剪指甲過深等損傷引起,致使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入侵,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發病初期,癥狀較輕微,僅表現為指甲一側的輕度紅腫、疼痛,此時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能夠啟動防御機制。白細胞等免疫細胞對抗入侵的病菌,若感染病原體數量有限,且機體免疫力較強,隨著炎癥的自然消退,紅腫、疼痛逐漸減輕,甲溝炎有可能自愈。例如,一些年輕人身體素質良好,只是偶爾因修剪指甲不當引發輕微甲溝炎,通過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再次受傷,炎癥在數天內自行好轉。然而,若不加以重視,即使初始癥狀不嚴重,病情也可能惡化。一方面,日?;顒又兄讣追磸褪芰?,會使炎癥部位持續受刺激,延緩愈合;另一方面,若不注意衛生,細菌大量滋生,感染可能擴散,發展為甲溝炎化膿,疼痛加劇,甚至引起指甲變形、甲下積膿等嚴重后果,屆時自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往往需要醫療干預,如切開引流、使用抗生素等。
在日常護理方面,一旦發現甲溝炎癥狀輕微,要避免穿過緊的鞋子,防止對腳趾造成擠壓;減少長時間行走或站立,給患部減壓。保持指甲周圍清潔干燥,可用溫水泡手或泡腳,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鐘,泡完后輕輕擦干,避免大力揉搓。不要隨意撕扯指甲周圍的倒刺,修剪指甲時注意不要過深,采用圓弧形修剪方式,預防甲溝炎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