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脫敏針注射部位常見的有臀大肌或上臂三角肌等,常用的脫敏針注射是破傷風脫敏注射法。注意在注射后不能立即離開注射地。
位置常見的脫敏針注射法是破傷風脫敏療法,而常見的注射部位有臀大肌或上臂三角肌等,具體定位如下:
臀大?。?br>其定位方法有十字法,即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向右畫一水平線,然后從髂嵴最高點做一垂直水平線,將臀部分為四個象限,其外上象限避開內(nèi)角為注射區(qū)。或者采取連線法,即取髂前上棘和尾骨連線的外上1/3處為注射區(qū)。
臀大肌十字法定位注射位置圖
臀大肌連線法定位注射部位圖
上臂三角?。?br>注射部位在上臂外側(cè),肩峰下2-3橫指處。
上臂三角肌注射位置圖
脫敏目的脫敏注射法是將所需要的藥物劑量分次少量注入體內(nèi)。脫敏的基本原理是小劑量注射時變應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質(zhì)的釋放量少,不引起臨床癥狀。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多次藥物注射可以逐漸消耗體內(nèi)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IgE,最終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藥量而不致發(fā)病。
注意事項患者在注射藥物后不能立即離開注射地,在脫敏注射過程中,如有面容蒼白、發(fā)紺、蕁麻疹及頭暈、心跳等不適或過敏性休克時,應立即告訴醫(yī)務人員并進行相應的處理措施。如過敏反應輕微,可待癥狀消退后,酌情將劑量減少、注射次數(shù)增加,在密切觀察的情況下,使脫敏注射順利完成。
[1]***主編.臨床護理常規(guī)[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472.
[2]李美娟主編.現(xiàn)代臨床常見病護理學[M].云南:云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20.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