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臉摳破了,涂上消毒藥物、抗感染藥物和修復藥物,通常好得比較快。
臉部皮膚一旦被挖破,會在局部形成開放性的傷口,同時也會增加繼發感染和留下瘢痕的風險。一旦細菌入侵到皮下組織內,就會導致炎癥反應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當傷口剛剛形成時,建議局部使用聚維酮碘溶液、過氧化氫溶液等消毒藥物進行傷口的護理。另外還要注意防止細菌侵入傷口內部,避免交叉感染。為了避免感染的發生,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局部使用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以達到局部抗感染的效果。對于已愈合的傷口也要及時換藥并注意保護創面周圍組織結構不受損傷,以減少細菌滋生。在傷口區域的結痂和脫落之后,為了幫助局部皮膚回歸正常,可以選擇使用尿素軟膏、積雪苷霜軟膏或維生素E乳等外用藥物來進行皮膚的修復工作。
除了利用藥物幫助傷口恢復,日常的護理任務也是不可或缺的。應避免讓傷口與污物接觸,外出時應嚴格避免陽光直射,避免進行劇烈的身體活動,并保持飲食清淡以及規律的作息時間,以防止內分泌系統的失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