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出血是指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等行為之后出現少量陰道出血的現象。接觸性出血主要發生于女性子宮頸陰道處,部分患者可伴有陰道排液、白帶異常、尿頻尿急、下腹墜脹、乏力等癥狀。根據接觸性出血發作原因,可分為外傷性出血和病理性出血兩類,建議女性盡早就診,在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1、外傷性出血:多見于初次性生活時女性處女膜破裂所致,也可由動作力度過于劇烈的性行為導致陰道黏膜撕裂或損傷進而造成出血,外傷原因所致出血僅表現為陰道出血伴有疼痛、撕裂感等,無其它生理異常反應。如果是陰道粘膜受損所致的外傷性出血,創口較為明顯,女性應及時到婦科門診進行止血消炎治療,平時遵醫囑使用碘伏、高錳酸鉀溶液、紅霉素軟膏等藥物進行修復,有助于緩解外傷所致接觸性出血癥狀,促進局部創口愈合。
2、病理性出血:主要與陰道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因素有關,此時女性常有少量陰道出血,但可伴有外陰灼熱、下腹疼痛等癥狀,需到婦科門診就醫,通過白帶常規檢查、B超檢查等方式進一步明確病情,遵醫囑口服制霉菌素、地諾孕素片等藥物對癥治療。
如果女性發生接觸性出血癥狀,應盡快前往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程,加大病情的治療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