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疹不一定是全身發作,可能會出現局部發作的情況,具體表現有所差異,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合適的治療。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的性傳播疾病,主要有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等途徑,臨床上可表現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等。
一期梅毒一般是在感染后2-3周發病,主要表現為硬下疳、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硬下疳的傳染性較強,未經有效治療者可能會持續3-4周,如果經受了有效的治療,一般1-2周能消退。二期梅毒常在感染后9-12周出現,主要表現為梅毒疹,呈紅色或紅褐色丘疹、斑塊等。梅毒疹可能會在局部出現,也可覆蓋全身黏膜、皮膚,甚至是手掌、腳底。如果梅毒疹擴散到全身,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斑片狀脫發、肌肉酸痛、關節腫脹等癥狀。三期梅毒一般是經過3-4年發生,此時病情較為嚴重,可能會引起梅毒瘤、骨梅毒、神經梅毒等情況。
綜上所述,當出現梅毒疹時,患者可能會表現為局部病變,也可能會全身發作。不管出現何種表現,通常建議及時進行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般可以遵醫囑使用注射用普魯卡因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鈉等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