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打了預防針24小時后可以洗澡,但需注意做好針眼處的護理。
預防針是一種減毒滅活性疫苗,注射在人體后能產生抗體,主要是用于預防某些疾病的原生物侵入體內,比如病毒、細菌、立克次氏體等,常見有皮內注射用卡介苗、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通常在打完24小時后就可以洗澡。
因為預防針屬于一種醫療手段,主要的目的是作為抗原,誘導身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可以降低身體患疾病的概率,不存在洗澡的具體禁忌,只是為了避免讓針眼處直接接觸到水出現感染的情況,注意洗澡時避免接觸水、浸泡或用力擦拭接種部位,應保持清潔干燥。建議在24小時后進行,以促進接種部位盡快愈合,降低感染風險。
建議打預防針后多加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頭暈、身體乏力、發熱等,便于發現異常及時遵醫囑采取相應措施改善,以免身體健康受到不必要的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