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風疹,即寒冷性蕁麻疹,是皮膚科常見的一種物理性蕁麻疹,常見癥狀包括風團與瘙癢、血管性水腫、消退迅速等,治療方法包括避免寒冷刺激、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物理治療等,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一、癥狀
1.風團與瘙癢:冷風疹的典型癥狀為皮膚接觸寒冷刺激后出現風團,伴有明顯瘙癢。風團可迅速發生,也可在數分鐘內擴展至全身。
2.血管性水腫:部分患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性水腫,伴有緊繃感和疼痛。
3.消退迅速:風團和血管性水腫通常在溫暖環境中或脫離寒冷刺激后迅速消退。
二、治療方法
1.避免寒冷刺激:首要治療是避免寒冷刺激,減少與冷空氣、冷水等直接接觸。
2.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輕瘙癢和風團癥狀。
3.糖皮質激素:在癥狀嚴重或抗組胺藥物效果不佳時,可考慮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質激素,或口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4.免疫調節劑:對于反復發作的冷風疹,可考慮使用環孢素軟膠囊、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調節劑,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物理治療:如紫外線照射療法,有助于改善皮膚微循環,減輕癥狀。
需注意,使用上述藥物時應嚴格遵醫囑。在治療期間,應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患處,以免繼發感染。同時,加強保暖措施,避免寒冷刺激,有助于預防冷風疹的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