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紫色血點,可能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機械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止血功能下降。當皮膚的微小血管受到輕微損傷時,因血小板不足無法正常凝血,血液滲出到皮下形成紫色血點,多為針尖至米粒大小,可散在分布或融合成片,常伴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癥狀。可口服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血小板破壞;升血小板膠囊,促進血小板生成;氨肽素片,調節機體免疫,增加血小板數量,同時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受傷出血,定期復查血常規。
2.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多因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這些致敏原如食物(魚蝦、牛奶等)、藥物(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花粉、塵螨等,使機體產生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皮膚小血管壁,引起血管炎癥,通透性增加,血液滲出形成紫色血點,多見于雙下肢及臀部,常對稱分布,可伴有腹痛、關節痛、血尿等癥狀??煽诜菇M胺藥氯雷他定片,抗過敏;維生素C片,降低血管通透性;蘆丁片,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同時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臥床休息,飲食清淡。
3.機械性紫癜:因局部皮膚受到外力的長時間擠壓、摩擦或負壓吸引等機械性因素。如劇烈咳嗽、嘔吐、哭鬧、長時間束緊腰帶等,導致皮膚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色血點,常出現在面部、頸部、胸部等受力部位,一般不伴有其他全身癥狀,去除誘因后血點可逐漸自行吸收。無需特殊藥物治療,只需避免再次受到機械性損傷,可適當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血點吸收。
4.老年性紫癜:老年人由于皮膚老化,皮下脂肪減少,血管壁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在日常活動中,即使輕微的碰撞或摩擦,也容易使皮膚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色血點,常見于四肢伸側、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血點大小不等,邊界清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微瘙癢??煽诜S生素E軟膠囊,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復方丹參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修復皮膚,同時注意避免碰撞、搔抓皮膚。
5.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等遺傳性疾病或因肝臟疾病、維生素K缺乏等導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或功能異常。凝血過程受阻,皮膚微小血管破裂后血液不易凝固,形成紫色血點,可伴有深部組織出血、關節出血等嚴重情況,且出血不易止住??裳a充相應的凝血因子,如血友病A可輸注人凝血因子Ⅷ;對于維生素K缺乏可肌肉注射維生素K1注射液;同時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如治療肝臟疾病,改善肝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小心,防止受傷出血。
使用上述藥物時務必謹遵醫囑。日常護理要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受傷;穿著寬松、柔軟的衣物;保持皮膚清潔;飲食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C、K等的食物;若皮膚紫色血點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