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現積食、發燒的癥狀,應首先進行積極地退燒治療,其次需要調整飲食結構。積食是嬰兒出現了乳食過量而導致腸胃受損的現象,患兒常表現為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睡眠不安,甚至引起發燒等癥狀。積食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常會導致咳嗽、痰量增多,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的情況,因為嬰兒比較小,不會說話,只會大聲哭鬧來宣泄自己的不舒服,家長平時需要注意如果嬰兒出現異常哭鬧,可以采取降溫處理、控制感染、調整飲食結構等方式緩解嬰兒不適。
1、降溫處理:嬰兒由于積食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現感染,感染之后容易導致發燒,要注意監測體溫變化。當體溫≥38.5℃的時候,則要使用退燒藥,通常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糖漿進行退燒,能夠快速將體溫降至正常。如果嬰兒體溫
2、控制感染:嬰兒在積食的情況下出現發燒,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需要明確發燒的原因到底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染。如果是細菌感染,血象里面的白細胞明顯升高,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檢查出是病毒性的感染,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類的藥物,如連花清瘟膠囊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感染,從而使發燒得到緩解;
3、調整飲食結構:嬰兒積食是由于胃部的形態結構和消化系統發育并不完善,以及家長喂養不當所導致的消化不良,要注意對嬰兒的喂養方法進行調整??梢宰寢雰哼m量多喝溫的白開水,通過喝溫白開水促進胃腸蠕動,從而有助于緩解積食。另外,如果是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嬰兒,要注意盡量少吃或不吃高熱量和高蛋白飲食,盡量讓嬰兒多吃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如小米粥、菜粥、爛面條等食物,有利于緩解嬰兒積食的情況。
嬰兒出現了疾病,不能隨意用藥、停藥,要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以免引起各種不良反應,應用一段時間后,需要按要求及時去醫院進行復查,避免對嬰兒臟器造成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