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眼白發黃多久能好,并沒有明確的時間標準,通常與引起此類情況的原因有關,常見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結膜下出血、新生兒黃疸、新生兒溶血及新生兒肝炎等。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新生嬰兒出生后,居住的室內環境溫度過高,或者是光線過于明亮,容易導致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出現升高,從而出現此類情況。通常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在一段時間后可逐漸恢復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療。
2、結膜下出血
如果新生嬰兒在出生時,由于頭部受到產道擠壓,可能會導致結膜小血管破裂,從而引起結膜下出血的情況。如果出血量較少,一般在1-2周可逐漸吸收。如果出血量較多,則可能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
3、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可由膽紅素生成過多、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表現為皮膚、黏膜及鞏膜發黃。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自行恢復。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光療、藥物治療等,促進病情恢復。
4、新生兒溶血
新生兒溶血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可能與紅細胞膜、酶的遺傳缺陷有關。新生兒溶血后可出現眼白發黃的情況,還可伴有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癥狀。如果癥狀較輕,通常在2周左右可自行恢復,但如果癥狀較重,則可能需要4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
5、新生兒肝炎
新生兒肝炎是指肝細胞被破壞,導致肝功能異常,可能與感染、膽汁淤積等因素有關。新生兒肝炎會導致膽紅素的攝取、結合、排泄等過程出現異常,從而出現眼白發黃的情況,還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如果是感染導致的,通常在經過積極治療后,2-3周可逐漸恢復。但如果是膽汁淤積導致的,則可能需要4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
如果新生兒出現眼白發黃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到正規醫院的新生兒科就診,以免延誤病情。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新生兒的眼部清潔衛生,避免用臟手揉搓眼睛,以免引起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