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潛血1個加號在醫學中表示為尿常規潛血(+),可見于多種疾病,最常見的是腎小球疾病,尤其是腎小球腎炎,包括急性腎小球腎炎和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可以見于留尿不準確等。
1、急性腎小球腎炎:多數由感染導致,除尿常規潛血(+)外,多數可合并有蛋白尿,部分出現紅細胞增多。多數患者有前驅感染史,如扁桃體炎、皮膚感染等,可合并有水腫、高血壓,給予休息及對癥治療后,一般在2-3個月可自行緩解;
2、慢性腎小球腎炎:可出現尿中潛血陽性,如尿常規潛血(+),若不伴有尿蛋白增多,多提示病變相對較輕,可化驗24小時尿蛋白定量,評價腎小球損傷程度。如果尿蛋白定量較多,也可考慮行腎穿刺活檢,明確病理類型。多數可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貝那普利等,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如厄貝沙坦、纈沙坦等進行治療;
3、留尿不準確:如果是非清潔中段尿,此時尿液已經被污染,也可以導致尿常規潛血(+),完善檢查后加以排除即可,無需特殊處理。
除腎小球疾病外,腎小管間質疾病也可導致尿常規潛血(+),如急性間質性腎炎或慢性間質性腎炎等。尿路感染的患者在急性期也可出現尿潛血陽性,還可合并有尿中白細胞及細菌數增高等。另外,也可見于泌尿系結石、腫瘤、前列腺炎等患者,以及尿紅細胞正常,僅尿常規潛血(+)的橫紋肌溶解和血管內溶血的患者。需完善泌尿系超聲檢查來協助診斷,必要時也可行CT或核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診斷后需給予對因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