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兒童飯后經常餓,可能由進食量不足、運動量過大、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缺乏微量元素、腸道寄生蟲感染等原因所引起,建議及時就診,并根據原因給予針對性治療。
1、進食量不足:由于10歲兒童正在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物質需求量較大,如果10歲兒童每餐進食的食物量不足,通常會導致飯后經常餓。建議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增加10歲兒童每餐的食物攝入量,一般可使此類情況得到緩解;
2、運動量過大:如果10歲兒童平時的運動量比較大,消耗能量過多,也會容易導致飯后經常餓。建議增加魚肉、牛肉等富含優質蛋白食物的攝入量,同時適當減少運動量,以改善此癥狀;
3、糖尿病:通常與遺傳、肥胖等因素有關。當10歲兒童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比較高時,也可表現為飯后經常餓,可能同時伴有多渴、多尿、多飲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血常規、空腹血糖等相關檢查,積極遵醫囑服用降糖藥,比如鹽酸二甲雙胍片等;
4、甲狀腺功能亢進:例如長期大量進食海帶、紫菜等含碘量過多的食物,或感冒后,病毒、細菌可能會使甲狀腺受到損傷,誘發甲狀腺功能亢進。此時甲狀腺素分泌較多,易造成消化過快,導致10歲兒童飯后經常餓,伴有多汗、煩躁等表現。一般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等藥物治療;
5、缺乏微量元素:比如10歲兒童體內缺鋅時,易造成食欲下降,吃飯時攝入的食物不足,但飯后經常餓??裳a充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進行改善;
6、腸道寄生蟲感染:腸道中有寄生蟲時,通常會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進而使10歲兒童的體內缺少營養,容易感到饑餓,同時伴有腹痛、腹瀉、身體消瘦等表現。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苯達唑顆粒等藥物進行驅蟲治療,進而改善10歲兒童飯后經常餓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