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聹是耳屎的醫學用語,通常耵聹是不會掉進嗓子里的。
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耵聹在空氣中干燥后呈薄片狀,有的耵聹如黏稠的油脂。鼓膜將外耳道與中耳腔隔開,而中耳腔通常是通過咽鼓管與喉部連接的。在正常情況下,耵聹或耳道內的其他分泌物不會通過鼓膜進入中耳腔,因此通常不會掉進嗓子里。
此外,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耵聹多自行排出,但不會掉進嗓子里。需要注意的是,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阻塞于外耳道,則很有可能會誘發耵聹栓塞,臨床表現出耳道瘙癢、耳內悶脹、聽力減退等癥狀。
此時需要盡快前往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醫生可通過耳用膝狀鑷或耳用鉗分次取出,或是采用沖洗法、抽吸法等方式來清除耵聹。日常生活中患者進行洗澡及游泳時,應防止耳內進水,以減少耳道感染。同時應避免使用棉球清理外耳道,避免將耵聹推入外耳道內側加重栓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