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指構成關節的骨骼失去原有的正常對合關系,一般分為全脫位和半脫位,全脫位指2個骨頭之間無任何關聯、完全錯位,關節半脫位則是指2個骨頭雖能對合住,但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正常位置,比如各個關節或骨頭之間,原來完全對合,但目前出現一定程度的傾斜、錯位。關節半脫位通常與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1、損傷:因關節周圍存在關節穩定結構,包括關節囊、韌帶以及其他肌肉組織、軟組織,一旦出現損傷、斷裂或松弛,就有可能會造成半脫位。早期損傷未得到合理治療或制動,或者關節、韌帶、結構沒有得到很好的修復,均容易出現關節半脫位的情況;
2、發育不良:發育相關的關節半脫位包括髕骨關節半脫位、橈骨小頭半脫位,其中髕骨關節半脫位指因股骨滑車發育不良,導致髕骨出現外側脫位,有伸直型和屈曲型,可分為習慣性半脫位和復發性半脫位。另外,橈骨小頭半脫位好發于學齡前兒童,因其韌帶未發育完全,拉扯間若將關節橈骨從環狀韌帶位置拖出,可導致關節半脫位。
外傷導致的半脫位早期應進行手法復位,然后加強固定,輔助使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后期進行功能鍛煉。如果發現穩定的結構和韌帶已損傷、松弛或者出現斷裂,為防止關節半脫位持續損傷關節,一般需要進行關節的手術修復或者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