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的中藥主要包括香砂六君子湯、降逆和胃止咳湯、柴胡疏肝散、健脾丸、橘皮竹茹湯等。具體可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1、香砂六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等組成,黨參、白術為君藥,可健脾胃、和中氣,砂仁、半夏可醒脾和胃、降逆止嘔,諸藥合用,可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2、降逆和胃止咳湯:由法半夏、枳殼、厚樸等組成,以半夏為君,燥濕化痰,陳皮可理氣寬中,厚樸能行氣除滿、消積平喘,藥物配伍后具有降逆、止嘔、和胃之效;
3、柴胡疏肝散:由陳皮、柴胡、川芎、香附等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對于胃氣上逆引起的惡心、嘔吐、噯氣、胸脅脹滿等癥狀,有很好的降逆、和胃等效果;
4、健脾丸:由白術、人參、茯苓等組成,癥見食少難消、脘腹痞悶、體倦少氣等,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瀉以及治療胃氣上逆的功效;
5、橘皮竹茹湯:由橘皮、竹茹、大棗、生姜等組成,主治胃虛有熱之呃逆,呃逆或干嘔,具有降逆、益氣、清熱、和胃之功效。
患者在腸胃調理期間,應避免暴飲暴食,保持飲食規律,少食多餐,盡量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避免過量飲酒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