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一般指進行腸鏡檢查。進行腸鏡檢查一般可以掛消化內科、胃腸外科、肛腸科。
腸鏡檢查是檢查腸道疾病直接、有效的方法,主要掛消化內科、胃腸外科、肛腸科進行檢查,包括結腸鏡和小腸鏡,其中結腸鏡較為常用。
腸鏡檢查借助于安裝在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探頭,將鏡下圖像顯示在監視器屏幕上,以便醫生觀察腸道黏膜病變,可分為普通腸鏡以及無痛腸鏡,其檢查目的為診斷以及治療腸道疾病,如診斷腸炎、腸息肉等,可直觀發現息肉、黏膜潰瘍等。
另外,在檢查過程中,還可直接進行治療,如腸鏡下止血、直接在腸鏡下進行息肉切除等,是當前臨床上診斷、治療腸道疾病最常用的一項檢查。需要注意,急性重度結腸炎的患者通常不宜做腸鏡檢查。
患者在進行腸鏡檢查時需要空腹,禁食6~8小時,且該檢查前一天只能進食低纖維、無渣食物。若患者不禁食,則會導致腸道中殘留糞便,以至于無法較好地觀察腸道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