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體溫35.3℃,一般屬于不正常的情況,正常人的體溫應該在36-37℃。機體體溫偏低,可能與環(huán)境氣溫較低、測量體溫時存在偏差、甲狀腺功能減退、長期營養(yǎng)不良、腹瀉、貧血等有關(guān),應針對上述不同原因,分別進行相應的處理。
1、環(huán)境氣溫較低:通常與長時間處于低溫環(huán)境,或者穿著較少衣物,導致機體散熱增多、產(chǎn)熱不足有關(guān),進而導致測量的體溫較正常體溫偏低,為35.3℃。注意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并且可以適當多飲用些許溫開水,保暖后體溫便可能會恢復正常狀態(tài);
2、測量體溫時存在偏差:通常與體溫計異常,或者測量腋下體溫時未夾緊體溫計有關(guān),進而導致測量出來的體溫不準確,體溫為35.3℃,可以使用多個體溫計反復進行測量,并且在測量時,將體溫計放置在腋窩深處,并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一般需要測量10分鐘;
3、甲狀腺功能減退:通常與缺碘,或合成較少甲狀腺素有關(guān),進而導致機體代謝降低,從而出現(xiàn)體溫為35.3℃的情況。一般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癥狀較嚴重者,可能需要長期服藥;
4、長期營養(yǎng)不良:可能與長期挑食或偏食,導致機體攝入的營養(yǎng)成分過于單一,進而導致機體肝臟輸出的熱量逐漸減少,也可能會出現(xiàn)體溫為35.3℃,以及乏力、消瘦,甚至機體代謝降低等癥狀,應保持營養(yǎng)均衡,多進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并要多進食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的食物;
5、腹瀉:通常與飲食不當導致腹瀉,進而導致體液大量丟失有關(guān),則測量出來的體溫也可能會為35.3℃。如果是急性腸胃炎引起的腹瀉,可以多飲水,并服用頭孢克肟、蒙脫石散等藥物進行治療;
6、貧血:貧血會使血液流速變慢,不能及時在體內(nèi)循環(huán)而導致體溫降低,為35.3℃,可以多進食雞肝、豬肝等補血的食物,此外還可以通過阿膠、枸杞、當歸等藥物進行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