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可能造成頭暈、煩躁、易怒、口苦等,脾虛可以造成嘔吐、泄瀉等,而氣血不足則可能出現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等癥狀,此時可采用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等方法進行調理。
一、一般治療:1、舒緩情緒:對于肝火旺、脾虛、氣血不足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保證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情緒穩定,保持心情舒暢,不要過于抑郁或者暴怒、生氣,對于肝火旺、脾虛、氣血不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調整飲食:飲食方面可以適當食用具有健脾益氣、養血、疏肝作用的食材,如山藥、薏米、蓮子、芡實等,避免進食生魚片、肥肉、辣椒等過于生冷、油膩或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利于調理脾胃,改善肝火旺、氣血不足的情況;
3、適當運動:可以通過運動,增強自身體質,促進氣血運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肝火旺、脾虛、氣血不足帶來的不適癥狀。
二、藥物治療:1、疏肝理氣的藥:肝火旺、脾虛、氣血不足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藥物,如柴胡、當歸、菊花、白芍、郁金等,也可以服用具有疏肝健脾作用的逍遙丸、加味逍遙丸等進行調理;
2、補益氣血的藥:如人參、黨參、西洋參,以及白術、黃芪、茯苓、熟地、當歸、白芍、阿膠等藥物,可以起到補養氣血的作用,改善氣血不足的狀態。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具有補益氣血功效的八珍丸、十全大補丸等進行調理;
3、健脾的藥:如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等中成藥,具有調理脾胃、改善氣血的作用,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
三、物理治療:像穴位按摩、艾灸、拔罐等方式,通過對經絡腧穴的刺激,也能達到一定的調理肝火旺、脾虛、氣血不足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