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導致小孩身上涼涼的情況有很多,其中常見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兩種。對于生理性因素所致者,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注意加強護理即可。若為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以免影響小孩身體健康。
一、生理性因素:如果家長平時給小孩保暖工作不足,或者小孩出汗量增多、吃了過多涼性食物等,都可能會使小孩血液循環降低,熱量散發較多,從而引起小孩身上涼涼的現象。此時家長需要及時給小孩增加所蓋被子、所穿衣服的厚度,注意保暖,并可通過多喝溫開水進行改善。
二、病理性因素:1、低血糖:如果小孩患有低血糖,血糖降低后可能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引起心慌、出汗增多等現象,間接影響正常機體血液運行,甚至造成機體熱量散發過多,從而導致體溫輕微偏低,出現小孩身上涼涼的情況。此時家長可以適當給小孩補充糖分,如糖果、蛋糕等,幫助糾正低血糖,緩解相關癥狀;
2、甲狀腺功能低下:若存在此種情況,小孩體內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可影響正常機體代謝,使人體代謝減慢,從而導致溫度變低,產生畏寒、怕冷、乏力、心包積液等癥狀,可能會引起小孩身上涼涼的現象。小孩甲狀腺功能低下嚴重時,可能會使多臟器功能受損,引起智力障礙、發育異常等,故一旦確診,需要進行系統治療,比如遵醫囑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此種情況通常治療時間比較長,家長要注意調節小孩心理,避免其心理壓力增大;
3、感冒:若室內通風環境較差,容易導致細菌滋生,而小孩自身免疫力低下,感染細菌后可能會引發感冒,而感冒后室內溫度會刺激小孩體溫中樞,體溫中樞會調高體溫點,從而引起小孩身上涼涼的情況。此時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小孩體溫變化,保持室內通風,癥狀嚴重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混懸液等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