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狀骨壞死時,一般會有手掌腕關節處的疼痛、活動受限、局部腫脹等前兆。臨床確診主要依據CT或者核磁共振等相關影像學檢查,確診后需要積極治療才能恢復,一般保守治療的療效較差。
1、疼痛:舟狀骨壞死后,局部可有死骨形成,出現炎性反應刺激神經末梢,從而在手部掌側、手部背側、手腕關節處出現疼痛,尤其是在活動腕關節時,會出現疼痛加重,休息時疼痛可減輕;
2、活動受限:由于腕關節在背曲時,可對舟狀骨形成壓迫性刺激,從而導致疼痛加劇,因此可導致患者背曲動作出現活動限制,如無法進行俯臥撐、轉手腕等手腕的彎曲動作;
3、局部腫脹:由于舟狀骨壞死時,可導致周圍組織出現炎癥反應,局部血管的滲出增加,繼而導致局部組織水腫,可在外觀上看到明顯的腫脹,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皮溫升高。
舟狀骨壞死出現上述前兆后,應該積極到骨科明確診斷,并且早期手術治療,如行人工舟狀骨置換手術、切開清創植骨手術等,目的是恢復腕關節活動、緩解疼痛。但是因為局部血供較少的特點,盡管積極治療,也可能有部分患者不能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