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即指糞便,而5天不拉屎糞便通常儲存于大腸內。
糞便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遺物,其中四分之三是水分,其余四分之一是固體,固體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余、維生素K、維生素B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等。正常情況下,人體應該每1-2天排一次糞便,如果5天不排便,糞便一般會積存于大腸內。
但由于大腸會不斷吸收糞便中多余的水分,長時間不排便,導致糞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太長,可能會使糞便變得干燥,從而引起排便困難。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患者注意多喝水,同時要注意適量吃膳食纖維、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火龍果、蘋果、香蕉、雪梨等,有助于補充水分,還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此外,如果長期出現5天不排便的情況,說明已經出現便秘的情況,患者可能需要及時去消化內科、胃腸外科等科室就診,然后需要按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開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便秘通軟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