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心慌、出虛汗,從中醫角度看,可能是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肝郁化火證、心陽不振等原因所致。建議及時就醫,辨證論治后對癥治療。
1.心脾兩虛:多是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氣血生化不足,心神失養,故而出現睡不著心慌、出虛汗的癥狀,常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腹脹、大便稀溏等癥狀。應注意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治療上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歸脾丸、人參歸脾丸、柏子養心丸等藥物,起到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的作用。
2.陰虛火旺:由于體內陰液虧損,不能制約陽氣,虛火內生。除了睡不著心慌、出虛汗外,常伴有心煩、口干、手足心熱、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等癥狀。生活中應避免熬夜,少吃辛辣燥熱之物。治療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知柏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藥物,以滋陰降火、養心安神。
3.心虛膽怯:通常是由于心氣不足,膽氣怯弱所致?;颊叱0橛幸左@、多夢、膽怯、遇事易驚惶失措等癥狀。要注意調節情緒,避免受驚。治療上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酸棗仁湯、溫膽湯等藥物,達到鎮驚定志、養心安神的效果。
4.肝郁化火證:多是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久而化火。除了睡不著心慌、出虛汗,常有急躁易怒、目赤、口苦、脅肋脹痛、頭痛、便秘等癥狀。需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惱怒。治療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龍膽瀉肝丸、丹梔逍遙丸、柴胡舒肝丸等藥物,以疏肝解郁、清肝瀉火。
5.心陽不振:多是久病體虛或暴病傷陽,導致心陽虛弱,鼓動無力。癥狀常較重,除了睡不著心慌、出虛汗,還常有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唇甲青紫、水腫、氣喘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參附湯等藥物,以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日常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飲食上,要清淡營養,多吃些養心安神的食物,如百合、蓮子、大棗、桂圓等。睡前避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可喝一杯熱牛奶,有助于睡眠。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