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
56歲女性因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檢查腹部CT提示:盲腸憩室炎及局限性腹膜炎。結合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盲腸憩室炎、局限性腹膜炎。盲腸憩室炎是大腸憩室炎的一種類型,根據患者情況,予以補液治療后,患者恢復較好,逐步腹痛消失,二便正常,飲食正常,屬于臨床治愈,予以出院。
【基本信息】女、56歲
【疾病類型】盲腸憩室炎
【就診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2月
【治療方案】靜脈注射(注射用鹽酸頭孢甲肟、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注射用奧美拉唑鈉)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8天
【治療效果】患者腹痛癥狀緩解,病情痊愈
一、初次面診
56歲女性患者因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腹痛呈持續性鈍痛,無放射痛,無惡心、嘔吐、發熱、消瘦、乏力、嘔血、黑便、腹瀉及黏液膿血便。查體:急性痛苦面容,自動體位,查體合作,結膜無蒼白,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心律齊,心音純,腹部平軟,無胃腸型及蠕動波,右下腹壓痛,輕度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及,無包塊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通過完善腹部CT、血常規等檢查,其中腹部CT提示:盲腸憩室炎伴局限性腹膜炎。結合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盲腸憩室炎、局限性腹膜炎。
二、治療經過
經過初步診斷后,建議患者禁食、禁水,抗炎、補液對癥治療,向患者和家屬交代病情,該病屬于盲腸壁薄,缺少肌層組織導致局部大腸壁形成一個盲袋即憩室,如果糞便進入就會引起急性炎癥發作,尤其位置接近闌尾,臨床似闌尾炎表現,但CT可以明確診斷,無需懷疑。由于目前沒有穿孔跡象,可予以注射用鹽酸頭孢甲肟及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聯合靜點抗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及氯化鉀注射液聯合靜點補液,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抑制胃酸分泌,一般效果好。但有可能進一步加重,需要急診手術,密切注意腹部體征變化。
三、治療效果
患者經過綜合治療措施后,自述腹痛明顯緩解,無發熱,排氣、排便正常。查體:右下腹壓痛減輕,無反跳痛及肌緊張。使用注射用鹽酸頭孢甲肟、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1周左右停止使用,復查血常規正常,無腹痛、腹脹?;颊呷朐?天后囑其可以進全流食,無不良反應,逐步恢復。入院8天正常飲食,二便正常,屬于臨床治愈,予以出院。
四、注意事項
對于患者的病情恢復,我感到很欣慰,同時叮囑患者注意幾點: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飲食清淡,禁忌高脂、高糖、辛辣、油炸類食物及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保持心情舒暢和充足睡眠;注意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復發概率,但沒有真正預防的措施;如果穩定后可行腸鏡檢查,進一步明確;如果患者反復腹痛發作,可能需要手術,將盲腸切除方可達到治愈。
五、個人感悟
大腸憩室炎臨床比較常見,隨著腹部CT普及,其發現率越來越高,總體就是大腸變薄,缺少肌層保護而變成一個盲袋突出于大腸壁表面,可能與長期排便困難有關。糞石嵌頓于盲端憩室內,不能正常排出,引起炎癥發作,其發作時間難以確定。本例患者發作時炎癥較重,通過抗炎、補液對癥治療措施后緩解,但不能永久治愈,沒有具體的預防措施。如果反復發作,應該手術切除帶有憩室的大腸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