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吸氣時間設定上,通常設在0.8-1.2s,但是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需要還需要調整,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氣時間要短一些,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可能需要吸氣時間更長。
機械通氣時,通常會把吸氣時間設置為0.8-1.2s,吸呼比設置為1:(1.5-2),吸氣時間有助于吸入氣分布改善氧合,呼氣時間有助于CO2排出,有的呼吸模式需要通過調節吸呼比來調節吸氣時間。對于限制性疾病如肺纖維化可設置為1:(1-1.5),阻塞性通氣障礙如慢阻肺可適當延長呼氣時間,調至1:(2.5-3),心功能不全為1:1.5,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可適當延長吸氣時間,甚至采用反比通氣。臨床上,吸氣時間設定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吸呼比固定不變時,呼吸頻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吸氣時間,當呼吸頻率固定不變時,吸呼比的變化,也決定了吸氣時間的長短,對于控制通氣的患者,較長的吸氣時間可提高平均氣道壓、改善氧合,但延長吸氣時間,縮短呼氣時間,可導致氣體陷閉。吸氣時間過長,患者不易耐受,可能會導致人機對抗,因此臨床應用時需加以重視,所以說吸氣時間設定還應結合病情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在使用呼吸機時,患者需要注意不要隨意調整呼吸機的參數,如果存在不適,需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避免自行調節呼吸機參數,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日常注意戒煙戒酒,養成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飲食清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