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水通常不是耳膜破了,多是耳道進水或者中耳炎引起,極少部分情況下是耳道鼓膜破裂穿孔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行進一步處置,具體說明如下:
1、耳道進水:在游泳或者洗浴時,液體不慎進入耳道內無法立即排出時,在隨后的日常生活中會因為體位或壓力變化出現耳道內蓄積的液體流出耳道的情況,表現為耳朵流水的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2、中耳炎:中耳炎為發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癥性病變,可表現為耳痛、耳鳴、耳道異常分泌物流出及聽力障礙等,故可表現為耳朵流水的情況。致病原多為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一般通過藥物治療(如氯霉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中耳炎癥狀可逐漸緩解,必要時需要行手術治療(如鼓膜修補術、鼓室成形術、改良乳突根治術等)。
3、耳道鼓膜破裂穿孔:因外傷所致鼓膜穿孔時,外耳道伴隨出現的裂口出血可表現為耳朵流水的情況;因中耳炎繼發引起鼓膜穿孔時,可有耳道的膿性或清亮液體流出,表現為耳朵流水的情況。中耳炎繼發所致的鼓膜穿孔,其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如鼓膜修補術等。而外傷所致的中耳炎,嚴禁滴液沖洗,防止繼發感染,其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式一般選擇鼓室成形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