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洗完澡后過敏了,通常是洗澡時接觸過敏原所致,可以通過遠離過敏原、皮膚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改善。
一、起病原因
過敏是機體在過敏原刺激下所做出的過度免疫應答,免疫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會對正常的身體組織也進行攻擊。如果患者對熱刺激過敏,或對洗護產品中的甲基異噻唑啉酮、乙內酰脲、咪唑烷基脲等物質過敏,則容易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刺激,令患者在洗澡后出現過敏的情況。
二、改善方式
1、遠離過敏原:在洗澡后出現過敏反應時,建議患者停用疑似存在過敏原的沐浴露、身體乳等產品,以免這類產品中的致敏成分對機體產生持續性的刺激,防止過敏反應不斷加重。
2、皮膚護理:洗澡所誘發的過敏反應多以異常皮膚狀態為主要表現,患者常有皮膚瘙癢、長紅疹、起風團、皮膚干燥等癥狀。此時,患者應避免抓撓患處,切忌用熱水過度燙洗皮膚,應盡量穿著寬松、柔軟的衣物,以免加重皮膚屏障受損程度。
3、使用藥物:如果過敏反應較為嚴重,患者自覺瘙癢、灼熱等不適感難以忍受,或局部存在較多丘疹、水皰等皮損,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爐甘石洗劑等藥物,以減輕不適。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容易過敏的患者到正規醫院完善皮膚斑貼試驗、激發試驗、皮膚點刺試驗等檢查,以查明自身過敏原,并盡量避免接觸這類物質,以免反復出現過敏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