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通常不算基礎病。
基礎病通常指基礎代謝障礙類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重大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疾病,通常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長期影響,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艾滋病等。
在臨床上,低血壓通常不屬于基礎病的范疇。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力低于正常值的狀態,可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可能由猛然起身、情緒激動、出汗過多、使用藥物等因素誘發,但一般不會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造成明顯的破壞,通常也不會導致患者的身體出現嚴重的慢性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低血壓發作時,患者可能出現頭痛、頭暈、四肢酸軟無力、精神萎靡不振、心前區隱痛等癥狀。若未及時干預,病情可能逐漸加重,引起腦供血不足、腦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
因此,低血壓患者應對自身情況引起重視,平時要注意均衡攝入多種營養元素,可以適當地吃豬血、鴨血、紅棗、桂圓等食物,可以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如果低血壓頻繁發作,或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可以遵醫囑使用鹽酸米多君片、鹽酸麻黃堿片、鹽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藥物,以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