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軟骨發育不良即先天性喉喘鳴,一般是指新生兒、嬰幼兒喉部組織松弛,從而出現喉喘鳴的一種疾病。通常情況下,喉軟骨發育癥狀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2-3歲可自愈,但由于個人體質、具體病情等因素,具體時間有所差異。
喉軟骨發育不良主要表現在吸氣時可導致下陷,使該通道變窄,引發呼吸困難、喉喘鳴的出現。由于對吞咽動作有一定影響,所以吃奶時還會表現的費力的情況,嚴重時還可易引發嗆咳。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家長需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如果病情不嚴重,一般不良癥狀2-3歲可消失,此時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平時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及喉痙攣即可;如果癥狀嚴重,或是到了3歲以后還沒有好,則需要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采取針對性的積極治療,如氣管切開術。
如果寶寶存在喉軟骨發育不良癥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少食多餐,每次進食不宜過多,以免胃食管反流造成嗆咳,進而引發窒息等不良癥狀。同時建議寶寶平時多吃一些鈣劑,多做一些戶外活動補充日曬,以促進恢復。此外,寶寶需要做好保暖,避免冷空氣的刺激,以免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咽喉部的炎癥反應,延緩自愈時間,加劇喉阻塞影響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