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紅細胞正常情況下在成人外周血內不會出現,在出生一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于病理現象,當有核紅細胞百分比偏高0.2%,考慮是外傷、增生性貧血、骨髓內紅細胞異常增生、髓外造血等情況。
1、外傷:因外傷導致機體大量出血時,外周血的不足會導致骨髓內有核紅細胞的緊急釋放,造成外周血內出現有核紅細胞,有核紅細胞百分比偏高0.2%的情況,此時骨髓內有核紅細胞下降。此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腎上腺色腙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止血;
2、增生性貧血:最常見的是溶血性貧血,因各種因素如輸血血型不合等因素導致的紅細胞異常破壞,超過了紅細胞的生成速度,也會導致有核紅細胞被異常釋放,偏高0.2%的情況,此時外周血內出現有核紅細胞,骨髓內有核紅細胞下降,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分析原因,如輸血引發的溶血應立即停止輸血,藥物引發溶血性貧血的立即停藥,輸血型相合的血等治療;
3、骨髓內紅細胞異常增生:也稱紅血病,以有核紅細胞異常增生并釋放入血,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為多見,起病急,可以發展到白血病。此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輸血、骨髓移植等治療;
4、髓外造血:骨髓纖維化時,脾、肝、淋巴結等組織恢復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這些組織因缺乏對血細胞釋放的調控能力,幼稚血細胞大量進入外周血,也會造成有核紅細胞百分比偏高0.2%的情況。此時可以遵醫囑進行輸血治療,如果產生脊髓壓迫時需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