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指頰黏膜、上下齦、硬腭、舌和口底發生的惡性腫瘤,其病因與吸煙飲酒、咀嚼檳榔、病毒感染等原因有關。
1、吸煙飲酒:
長期吸煙者的口腔粘膜上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增生,嚴重者黏膜會增生發白,稱為煙白斑,其被視為癌前病變,可以轉變為鱗狀細胞癌。并且還有研究表明,飲酒與口腔癌的發生呈正相關,酒與口底粘膜和舌反復接觸,可造成口底粘膜化學性燒傷并促其癌變,增加口腔癌發生的危險。
2、咀嚼檳榔:
檳榔中含有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可形成亞硝基,這是一種致癌的化合物,并且檳榔質地較硬,容易造成口腔粘膜的機械創傷和慢性炎癥,長期如此很有可能會誘發口腔癌。
3、病毒感染:
部分研究表明高危型HPV16和HPV18等亞型與部分癌前病變和口腔癌的發生有關。除HPV外,研究還發現,患有梅毒的患者患有口腔癌的風險較高。
此外,口腔癌還有可能是核輻射、大氣污染、口腔慢性炎癥刺激等原因造成的。當患者出現口腔內結節、腫塊、粘膜潰瘍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然后遵醫囑采用根治切除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來緩解。平時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飲酒和嚼檳榔,定期做口腔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