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不愛吃飯的原因一般有不良飲食習慣、活動過少、消化不良、缺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建議就醫了解具體情況。
1、不良飲食習慣:家長對嬰幼兒進行喂養沒有規律,容易導致其胃腸消化功能紊亂,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建議平時讓嬰幼兒進行規律飲食,保證其進食環境安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活動過少:嬰幼兒進行適度活動有助于胃腸道蠕動,如果因其久躺,沒有根據發育變化進行相應的坐、爬、走等練習,導致胃腸道蠕動減緩,可能不易饑餓,導致正常吃飯狀態受到影響。建議家長根據嬰幼兒發育的規律,引導其通過翻身、坐、爬等進行適度的活動練習。
3、消化不良:喂養不當導致嬰幼兒一次性進食過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腹脹、噯氣、腹瀉、食欲不佳等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嬰幼兒使用小兒健脾養胃顆粒、健胃消食口服液、嬰兒健脾顆粒等藥物促進消化。
4、缺鋅: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期間,對鋅元素的需求較大,如果其體內缺鋅,可能會有生長發育遲緩、食欲不振、味覺減退等表現。及時通過醫生指導給嬰幼兒服用葡萄糖酸鋅顆粒、賴氨葡鋅顆粒、甘草鋅顆粒等藥物治療,可以改善缺鋅。
5、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嬰幼兒甲狀腺先天性發育不良,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有腹脹、便秘、反應遲鈍、食欲減退等表現。可遵醫囑給嬰幼兒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藥物治療,通過調節甲狀腺功能促進病情改善。
建議家長平時幫助嬰幼兒做好身體保暖措施,注意科學喂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