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尿困難是否需要吃藥,通常要根據引起排尿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如果是由于尿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導致的,一般需要吃藥,如果是由于泌尿系結石、盆腔器官脫垂導致的,一般不需要吃藥。
1、尿道損傷:如果尿道部位受到外傷,如騎跨傷等,可能會導致尿道黏膜受損出現水腫,易導致尿液排出受到影響,可先進行導尿治療,同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進行抗菌治療,也可以進行手術,如尿道鏡下尿道手術等。
2、神經源性膀胱:正常的排尿活動是由脊髓反射中樞及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體神經共同參與的,上述神經受到損害后,可能會導致出現排尿功能障礙,引起神經源性膀胱,可以遵醫囑應用谷維素片、甲鈷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等疾病,是由于病原體感染尿道黏膜所導致的疾病,由于炎癥刺激尿道黏膜,可能會出現排尿困難,此時一般需要吃藥,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緩解癥狀。
4、泌尿系結石:如尿路結石,結石可能會隨著女性體位等進行移動,可能會引發尿路梗阻,出現排尿困難,此情況下需要采取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法進行治療,藥物治療通常沒有效果。
5、盆腔器官脫垂:如果女性出現盆腔器官脫垂,如陰道前壁脫垂,就可能會導致膀胱和尿道形成夾角,影響排尿,進而導致排尿困難,此情況下藥物治療可能沒有效果,對于輕度盆腔器官脫垂的患者,可以進行盆底肌鍛煉,增強盆底肌肉力量。對于重度盆腔器官脫垂的患者,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除此之外,尿道結核、顱腦損傷、脊柱裂、泌尿系腫瘤等也可能會導致出現上述現象,如果出現排尿困難的癥狀,且持續不改善,建議及時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出現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