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一般可以通過定期翻身、傷口清潔、藥物治療、營養支持、物理治療等方式來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對癥用藥,緩解病情。
1、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每隔1-2小時為患者翻身一次,可使用氣墊床等輔助工具。翻身時動作要輕柔,防止擦傷皮膚。通過改變體位,減輕受壓部位的壓力,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褥瘡加重。
2、傷口清潔:對于有創面的褥瘡,使用生理鹽水或碘伏進行清潔,去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清潔時要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感染擴散。清潔后可使用敷料覆蓋,保持創面濕潤,有利于傷口愈合。
3、藥物治療:根據褥瘡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藥物。輕度褥瘡可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康復新液、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以改善癥狀。若有疼痛,可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止痛。對于嚴重感染的褥瘡,需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
4、營養支持: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如瘦肉、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必要時可通過靜脈輸注營養液,補充能量和營養物質。
5、物理治療:如紫外線照射、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消炎、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生長。對于較深的褥瘡,還可采用負壓吸引治療,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愈合。
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充足的睡眠,調整飲食結構,并輔以一定的運動,有助于病情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