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通常是由白喉棒狀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炎癥反應。
患者可能因為未及時接種疫苗導致體內缺乏抗體、不注重衛生、頻繁地在白喉流行區活動等感染上白喉棒狀桿菌。被感染白喉棒狀桿菌的患者,黏附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后,一般會快速繁殖,白喉棒狀桿菌釋放其外毒素后,通常會導致上呼吸道出現炎癥性壞死,大量的炎癥細胞浸潤、纖維蛋白滲出后,一般會形成特征性白喉假膜。
如果患者的白喉假膜局限于扁桃體處,患者的病情一般相對較輕,可能會出現輕微發熱、咽痛等癥狀?;颊呷绻醇皶r進行治療和注意日常護理,白喉假膜可能會累及咽后壁,不僅會導致咽痛、輕度至中度發熱等,如果強行將白喉假膜進行剝離,還可能會導致咽喉出血。當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發展后,白喉假膜可能會累及患者的喉部、口腔黏膜、鼻咽部等部位,患者一般會表現為全身乏力、中至高度發熱、面色蒼白、口臭等。需要注意的是,延誤治療的患者不僅病情會進一步發展,還可能會誘發心肌炎、周圍神經麻痹等并發癥。
建議患者按照醫囑使用白喉抗毒素進行治療,一般可以中和白喉毒素?;颊哌€應按照醫囑使用羅紅霉素膠囊、注射用鹽酸克林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通常可以起到控制感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