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生殖器長了白色的小顆粒一般是包皮垢、珍珠狀陰莖丘疹、皮脂腺異位癥、外陰炎、尖銳濕疣等原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謹遵醫(yī)囑對癥治療,緩解病情。
1、包皮垢:多見于包皮過長或包莖的男孩。由于包皮內板分泌的脂質物質與尿液殘留等混合,積聚在包皮腔內,形成白色小顆粒。常表現為包皮下有白色、豆腐渣樣物質,可伴有異味,一般無明顯疼痛或瘙癢,清洗后可減少,但容易反復出現。建議謹遵醫(yī)囑,對于年齡較小的男孩,可在洗澡時輕輕上翻包皮進行清洗,但要注意避免損傷;對于包莖嚴重或反復出現包皮垢感染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包皮環(huán)切術。
2、珍珠狀陰莖丘疹: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局部刺激、生理發(fā)育變異等有關。主要表現為陰莖冠狀溝處環(huán)繞排列的白色或淡紅色小丘疹,直徑1-3毫米,質地較硬,無壓痛,無融合,一般不會有明顯變化,也不伴有其他不適癥狀。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建議謹遵醫(yī)囑,注意局部清潔衛(wèi)生,觀察即可。
3、皮脂腺異位癥:是皮脂腺發(fā)育的生理性變異和皮脂腺增生所致,使發(fā)生在生殖器部位,表現為孤立的、針頭大小的白色或淡黃色小顆粒,稍高起皮膚表面,無明顯疼痛或瘙癢,多呈密集分布,一般不會自行消退,但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建議謹遵醫(yī)囑,一般無需治療,若影響外觀或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可考慮激光等物理治療方法。
4、外陰炎:女孩因外陰局部衛(wèi)生不良,尿液、糞便污染,或緊身衣物摩擦等,可引發(fā)外陰炎。外陰皮膚黏膜可出現充血、腫脹,伴有白色小顆粒樣改變,常伴有瘙癢、疼痛,患兒可能會因不適而哭鬧不安。建議謹遵醫(yī)囑,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可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外用紅霉素眼膏。
5、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多通過性接觸傳播,但兒童也可因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生殖器部位出現白色或淡紅色的小顆粒,逐漸增多、增大,可融合成菜花狀、乳頭狀等形態(tài),表面濕潤,易出血,伴有瘙癢、疼痛等癥狀。建議謹遵醫(yī)囑,可采用冷凍治療、激光治療、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等方法去除疣體,同時積極治療可能存在的其他部位感染。
小孩生殖器出現白色小顆粒,家長不要自行盲目處理或用藥,以免引起損傷或延誤病情。應及時帶孩子就醫(yī),向醫(yī)生詳細描述小顆粒的形態(tài)、大小、分布、出現時間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隨癥狀等情況。配合醫(yī)生進行全面檢查,如體格檢查、局部分泌物檢查、HPV檢測等,以確定病因,然后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定期復查,觀察病情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