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咬了有紅腫硬塊,通常與毒素注入、搔抓過度、過敏、局部感染、并發蜂窩織炎等有關。患者不可自行判斷病因,需咨詢專業醫生,在其指導下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1、毒素注入:蟲子在咬人時,會將體內的毒素注入人體,這些毒素的刺激性較強,容易在組織內引起炎癥反應,造成局部小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進而引起紅腫硬塊,通常會伴隨疼痛。要及時用溫和的肥皂水反復清洗,連續清洗5分鐘左右,可以減少皮膚表面的刺激性物質,也能中和毒素的酸性,減輕不適。
2、搔抓過度:如果被咬后過度搔抓患處,會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使更多的細菌和炎癥介質進入皮膚內部,加重炎癥反應,出現發硬、腫脹等現象,局部疼痛感也會加重。對此需要控制自己,不能再繼續搔抓,并適當冷敷來緩解。用毛巾包裹冰塊,或者直接使用冷濕的毛巾冷敷患處,持續20分鐘左右,能夠縮小血管,起到一定的鎮靜作用,一天可以冷敷3~5次。此外,還可遵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丹皮酚軟膏等藥物,具有止癢的作用。
3、過敏:有些人的體質比較敏感,可能會對蟲子的唾液或者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此時,免疫系統會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使局部組織腫脹,出現硬性物質,可伴隨劇烈瘙癢。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片、鹽酸左西替利嗪膠囊等藥物,抑制組胺釋放,減輕過敏反應。
4、局部感染:如果對咬傷部位處理不當,可能會受到細菌入侵,從而引起局部感染,大量炎性物質在局部聚集,導致紅腫發硬,嚴重時可能會化膿,疼痛感比較明顯。可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類藥膏,有助于抗菌消炎。如果局部化膿,需及時切開引流,減少膿液聚集。
5、并發蜂窩織炎:如果局部處理不當,或者感染嚴重,可能并發蜂窩織炎。細菌會迅速繁殖并釋放大量的毒素,刺激局部血管,使其擴張充血,組織液滲出,會造成皮膚發紅和局部腫脹,可伴隨發熱。導致皮膚發紅。同時,毒素還會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得組織液滲出,造成局部腫脹。建議遵醫囑使用注射液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鉀等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繁殖,盡快減輕炎癥反應。
患者可以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飲食,不能吃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以免刺激皮膚,加重不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