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屬于三級病毒,病毒的分級是根據病毒的生物危害級別劃分而來,一共分為四級,第一級病毒的危害級別最弱,第四級的病毒危害級別最強。如埃博拉病毒、天花病毒等是人類發現危害較大的病毒,而第三級病毒的生物危害級別屬于略強,即艾滋病的生物危害級別為略強。
常見的第三級病毒除艾滋病病毒外,還包括有SARS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以及狂犬病毒等。第三級病毒的特點是傳染性較強,病死率較高,而且沒有治療的特效藥物。
艾滋病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菌,艾滋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傳染性較強且無法徹底治愈的傳染性疾病,被列為國家法定的乙類傳染病。艾滋病的發病率在我國仍然呈上升的趨勢,艾滋病病毒主要可通過血液以及血制品傳播、直接性傳播,以及母嬰垂直傳播途徑傳染。傳染源主要是艾滋病病人以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因此需要提高對艾滋病病毒的認識,積極做好自身防御工作,以減少傳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