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帶下病有白帶量多、白帶顏色異常、白帶質地改變、氣味異常、陰部瘙癢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白帶量多:正常白帶量適中,而帶下病患者白帶量明顯增多。這可能是由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水濕下注;或腎陽不足,氣化失常,水濕內停;又或是濕熱下注,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多。過多的白帶會使患者感到陰部潮濕不適,常需頻繁更換內褲,還可能對外陰皮膚產生刺激。如果是脾虛濕盛導致的,可口服參苓白術散,健脾利濕;也可使用完帶湯,補脾疏肝、化濕止帶;外用苦參洗液,燥濕止癢。
2.白帶顏色異常:正常白帶為白色或透明色,帶下病時白帶顏色可發生改變。白帶發黃可能是濕熱蘊結,如肝經濕熱,膽汁外溢混入白帶中;白帶呈黃綠色可能是滴蟲感染或混合性細菌感染引起;白帶帶血可能是宮頸息肉、宮頸炎、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信號,這與局部組織的病變、血管破裂有關。若是滴蟲性陰道炎引起的白帶異常,可口服甲硝唑片,外用甲硝唑栓,同時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3.白帶質地改變:正常白帶質地較清稀或稍稠,帶下病中白帶質地可有變化。白帶變得粘稠如豆腐渣樣,多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表現,是由于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使白帶中含有大量菌絲和孢子;若白帶呈水樣,可能與子宮黏膜下肌瘤、輸卵管癌等有關,是因為病變組織影響了陰道和子宮的正常分泌及排泄功能。對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可口服氟康唑膠囊,外用克霉唑栓,配合紅核婦潔洗液清洗外陰。
4.氣味異常:健康的白帶沒有明顯氣味,而下帶病患者的白帶常有異味。腥臭味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病,是陰道內厭氧菌大量繁殖產生的胺類物質所致;惡臭味可能提示生殖道有嚴重的感染或腫瘤,如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這些病變組織壞死、感染,導致分泌物有惡臭。治療細菌性陰道病可口服替硝唑片,外用替硝唑栓,同時口服婦科千金片清熱除濕。
5.陰部瘙癢:白帶異常刺激外陰皮膚,加上病原體感染,會引起陰部瘙癢?;颊邥须y以忍受的不適感,搔抓后可能導致外陰皮膚破損、紅腫,進一步加重不適,還可能引發感染??煽诜拱W的中成藥,如膚癢顆粒,外用止癢藥膏,如除濕止癢軟膏,同時積極治療引起瘙癢的原發病,如陰道炎、宮頸炎等,治療用藥需謹遵醫囑。
治療帶下病時,要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選擇合適的藥物,并且一定要謹遵醫囑,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