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經受寒會影響其循經所至的部位,且膀胱經為陽中之陽,本身具有抵御寒邪、補充陽氣的作用。若膀胱經受寒,則說明人體已經陽氣不足,會在腦、頭面、項背、腰以及下肢部位表現出寒邪的癥狀。
1、腦:膀胱經全稱為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循行由頭走足。膀胱經受寒時,腦部可表現為頭疼頭緊、睡眠不安等癥;
2、頭面:膀胱經和督脈交匯于頭頂,膀胱經受寒在頭面部表現為鼻塞流涕、面色蒼白、耳鳴等癥;
3、項背:膀胱經兩條支路并行順脊柱向下,受寒時項背表現為頸背部肌肉僵直、疼痛等癥;
4、腰:膀胱經兩條支路一條進入腎臟,到達膀胱。腎臟受寒出現腰膝酸軟、腰背疼痛等癥狀;膀胱受寒則會遺尿漏尿、小便清長,女性會出現宮寒痛經等癥狀;
5、下肢:膀胱經受寒會導致下肢膝關節冷痛、雙足寒冷等癥,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局部水腫、下肢厥冷等癥狀。
治療膀胱經受寒,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驅寒回溫的方藥,如大建中湯、桂枝葛根湯;或選用一些溫補的中藥配伍,如羌活、藁本、蔥白、獨活等。還可選取膀胱經上的阿是穴進行艾灸,以達到溫通經絡、驅寒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