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茶毛蟲皮炎皮損可出現在小腿,表現為劇烈瘙癢,隨即出現紅斑、水皰等,5-7天出現黃色結痂,是茶毛蟲幼蟲的毒毛刺入皮膚導致。
癥狀茶毛蟲皮炎的皮損可出現在小腿,表現為局部皮膚劇烈瘙癢,隨即出現綠豆至黃豆大小鮮紅色水腫性紅斑或丘皰疹、水皰,5-7天表面結痂,痂皮呈黃色。
茶毛蟲皮炎小腿結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茶毛蟲幼蟲體表的毒瘤生有毒毛,毒刺呈箭針形,四周輪生小棘,刺入皮膚后不易拔出。毒毛中心為管狀,內有毒液,刺入皮膚后毒性物質外溢,機械和化學作用引起局部刺癢,越抓搔毒毛越向皮內鉆,從而導致茶毛蟲皮炎。
治療對于茶毛蟲皮炎預防較為重要,治療方面主要是遵醫囑進行局部治療以及全身治療。
預防:
每年5-10月在茶毛蟲高發期誘殺成蛾,用敵百蟲殺死幼蟲,也可噴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殺滅茶毛蟲,并加強個人防護。
局部治療:
用透明膠帶粘去皮損處的毒毛,反復進行,可外擦爐甘石洗劑,亦可用馬齒莧搗爛敷于患處。
全身治療:
口服抗組胺藥物,嚴重者可應用糖皮質激素。
[1]吳志華,史建強,李定.皮膚性病診斷與鑒別診斷[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226-227.
[2]段義農,王中全,方強,鄭葵陽.現代寄生蟲病學.第2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5.798-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