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痔瘡出血和腸道出血主要通過糞便顏色、伴發癥狀、血液位置等,必要時也需要接受相應的檢查來明確出血原因。建議發生痔瘡出血或腸道出血后及時就醫,避免癥狀加重。
1、糞便性質:痔瘡出血后,血液的顏色是鮮紅色的,并且糞便外形正常。除直腸外的腸段在出血后,血液在腸道中被氧化變深,可排出柏油樣便,且性質黏稠。但接近肛門的直腸出血,大部分血液未被反應而直接隨糞便排出,也可表現為鮮紅色,還需要結合下面條件進行判斷;
2、伴發癥狀:痔瘡出血可能不伴有明顯癥狀,或伴發肛門瘙癢及疼痛、肛周脹滿感,嚴重者甚至出現脫肛,但不會出現腹部不適、全身癥狀。腸道出血可能由感染等因素誘發,一般會伴有腹脹、腹痛等腹部不適表現,甚至出現發熱、出冷汗、乏力等全身表現;
3、血液位置:痔瘡離肛門較近,而進入肛門的糞便已經成形,故痔瘡破裂流出的血只能附著在糞便表面,并且在排便后痔瘡可繼續滴血。由于糞便在腸道內形成,故腸道流出的血液可能會混入糞便內,導致糞便中可發現血液;
4、檢查:當懷疑為痔瘡出血或腸道出血后,有必要到醫院接受相應檢查進行確診,常用的檢查一般為體格檢查、直腸指診、腸鏡或肛門鏡檢查等,可明確出血部位、出血性質、原發病等,進一步確診是痔瘡出血還是腸道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