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野生紫花地丁草的葉多數(shù),基生蓮座狀,長圓狀卵形;花常為紫堇色或淡紫色,距細。
紫花地丁草全草可做藥用,苦、辛、寒,具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外觀野生紫花地丁草為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4-14cm。根狀莖短,垂直,淡褐色,節(jié)密生,有數(shù)條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細根。葉多數(shù),基生,蓮座狀;葉片下部者通常較小,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邊緣具較平的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短毛。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較淡并帶有紫色條紋;花梗較粗壯,具棱;萼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具白色狹膜質邊緣;上方花瓣倒卵形,向上方反曲,側方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里面基部通常有須毛或近于是無毛。蒴果長橢圓形,無毛,頂端鈍常具宿存的花柱。種子多數(shù),卵球形,深褐色常有棕色斑點。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野生紫花地丁草植株圖
野生紫花地丁草植株圖
紫花地丁草入藥多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淡黃棕色,有細縱皺紋。葉基生,灰綠色,展平后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有毛;葉柄細,上部具明顯狹翅?;ㄇo纖細,種子多數(shù),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黏。
野生紫花地丁草藥材圖
野生紫花地丁草藥材圖
功效與作用紫花地丁草入藥后,味苦、辛,性寒,具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丹毒、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等病癥。
[1]鄭玉光,景永帥編.太行山藥用植物圖譜叢書蒼巖山藥用植物圖譜[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134.
[2]林余霖,李葆莉,魏建和主編.中草藥真?zhèn)舞b別原色圖譜4[M].華齡出版社,2020,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