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進三系會減少,主要是因為脾臟對相關指標進行了破壞。
脾臟是身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能生成、監視、貯藏和破壞血細胞,其中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和消滅,還能吞噬血液中的細菌和異物。當脾功能亢進時,會對衰老的紅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血小板進行破壞,導致其在血液中的數量同時減少,被稱為三系減少,一般提示造血功能障礙或血細胞破壞增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減弱,脾臟就可能會出現腫大的情況,可伴有貧血、出血、感染等情況發生。
當檢查后有脾功能亢進、三系減少的情況時,需要查明脾功能亢進的原因,初診時醫生可能建議患者先做血常規、骨髓象等檢查,再根據個體情況選做腹部B超、CT檢查、核磁共振成像、心電圖、胸片及電子胃鏡等檢查。
原發性脾功能亢進較為少見,多數與先天性疾病有關,繼發性脾功能亢進的病因較多,與多系統疾病均相關,包括感染性疾病、門靜脈高壓癥、自身免疫性疾病、充血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脾臟增生性疾病或脾臟腫瘤病、藥物因素、髓外造血等。建議及時對癥治療,必要時對脾臟進行切除或者做脾動脈栓塞術。術后注意個人護理,保持刀口附近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活動,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