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夾層一般指頭頸部的顱內血管或顱外的頸動脈、椎動脈等動脈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壞的情況。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壞,血液成分可能通過破損的血管壁進入內膜和中膜中,出現血管壁分離,形成血腫。
1、后果:如腦血管血管壁發生破裂缺損,血管內血液可能通過血管壁破損部位進入血管壁其他層面,使血管壁各層分裂。血管壁分裂后可在血管壁內形成腔洞,繼而引起狹窄、血管閉塞、動脈瘤擴張、管腔內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嚴重危及生命健康;
2、表現:如存在腦血管夾層,可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癥狀;如腦血管夾層病情嚴重,形成局部血腫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顱內壓升高表現;
3、好發人群:多見于青年腦卒中和老年人群。青年長期勞累、受到外傷、血管先天發育不良、進行不當的頭頸部按摩等因素,可能導致血管壁的損傷,出現腦血管夾層。老年人出現腦血管夾層,一般多合并有長期的基礎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內膜受損,繼而出現腦動脈血管內膜血管壁潰瘍、硬化等改變。如進行劇烈運動、情緒波動等導致血壓突然升高,易出現腦血管夾層。
如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完善頭顱磁共振、腦血管造影檢查等,明確診斷。一般治療主要是遵醫囑使用藥物積極控制血壓,預防血管痙攣;或進行支架植入,恢復正常血流。因腦血管夾層出血風險比較高,一旦明確要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