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癥通常是指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病一般很難自愈。
子宮腺肌病是由于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從其發病機制來看,其與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產等導致的子宮壁創傷,以及高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會引起子宮肌層內的內膜細胞增生,一旦形成腺肌癥,人體自身很難完全消除這些病變組織。
在病情發展過程中,腺肌癥會引起一系列癥狀,如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痛經主要是因為子宮肌層內的異位內膜在經期也會出現周期性出血,這些血液積聚在肌層內,刺激周圍的平滑肌產生痙攣性收縮,導致疼痛。而且隨著病情進展,子宮會逐漸增大,進一步加重癥狀。
雖然腺肌癥很難自愈,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緩解癥狀。比如,對于癥狀較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像非甾體抗炎藥能緩解疼痛,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可使子宮縮小、減少月經量。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能持續釋放孕激素,抑制子宮內膜生長,減輕癥狀。
如果懷疑有腺肌癥,要及時就醫,通過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在治療過程中,要嚴格遵醫囑用藥或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如果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如子宮切除術等,但手術會對生育功能等產生影響,所以要和醫生充分溝通后再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