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紊亂一般不會產生味道,但是可引起不同的癥狀表現,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紊亂有低鈉血癥、高鈉血癥、低鉀血癥、高鉀血癥、低鈣血癥、低磷血癥等,均需要及時就醫,遵醫囑采取治療。
1、低鈉血癥:與低滲性失水、營養不良、肝硬化等原因有關,患者可有惡心、嘔吐、煩躁、肌無力等癥狀;
2、高鈉血癥:多見于高滲性失水、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等,患者可出現躁動、乏力、易激惹、肌肉顫動等;
3、低鉀血癥:主要是體內總鉀量丟失所致,與長期大量嘔吐、腹瀉及醛固酮增多癥等因素有關,患者可有疲乏、肌無力等表現,嚴重時可有吞咽困難、嗜睡等表現;
4、高鉀血癥:主要與腎排鉀減少、攝入鉀過多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心肌收縮功能降低、心率減慢,以及皮膚蒼白、濕冷等;
5、低鈣血癥:主要與甲狀旁腺機能減退、維生素D缺乏以及腎臟疾病有關,患者可出現肌肉痙攣、手足抽搐以及感覺異常,如嘴唇、舌頭等部位有麻木、刺痛感;
6、低磷血癥:主要是長期禁食且腸外營養沒有補充相應的磷,輕度的低磷血癥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但是嚴重時患者可出現全身性反應,如四肢無力、肌肉與骨骼疼痛等,部分患者可有心力衰竭、骨軟化病等。
日常在保持清淡、易消化飲食的基礎上,注意合理地搭配食物,保持食物的多樣性以及膳食均衡,使機體攝入充足、完善的營養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