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腦電圖主要是通過腦細胞群的電活動圖輔助診斷疾病,但在臨床上主要用于癲癇的診斷分類和病灶的定位,對于其他疾病的診斷與鑒別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如神經系統感染、腦外傷、顱內占位病變。
1、診斷癲癇:因為癲癇會導致患者腦部發生異常放電,而腦電圖能夠檢查腦生物電活動,了解腦的功能狀態,所以是癲癇診斷和分類的常用工具。但是患有癲癇的患者進行視頻腦電圖檢查,并不是每次檢查都能檢查出異常或者典型的異常圖形,建議發病期間檢查,診斷更為準確;
2、診斷神經系統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進行視頻腦電圖檢查常出現彌漫性的高波幅慢波,但不是所有原因導致的神經系統感染患者都能檢測到有意義的異常腦電波,還需要結合腦脊液檢查、血常規檢查、頭部CT或者磁共振等檢查進行綜合判斷;
3、診斷腦外傷:多用于腦外傷后遺癥期,可檢查局灶性損害、是否存在持久的異常波形,以決定進一步的檢查方向,但急性期以頭部CT檢查更為常見;
4、診斷顱內占位病變:如腦腫瘤、腦寄生蟲病、硬膜下血腫等疾病,可導致一側性或局灶性慢波。但通常只是協助診斷,不是首選方式,首先方式是頭部CT、增強CT、頭部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
